就現在狀況來說,電梯事故的頻發,政府是越來越關注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督,也在不斷改進監督方法,四川電梯維保公司和您一起關注:
特種設備危險性高、安全監管難度大。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如何打好特種設備攻堅戰,提升質量安全水平?記者采訪了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局長宋繼紅。
宋繼紅介紹說,去年開展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三大戰役”,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今年將持續用力、集中攻堅,繼續深化“三大戰役”。
一是繼續開展電梯安全攻堅戰。組織電梯安全監管工作“回頭看”,繼續摸實情、除隱患,以建檔問題電梯為重點,繼續做好隱患整治工作,促進掛牌電梯盡快完成整改;全力推動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落實使用維保單位電梯應急救援主體責任,多種方式開展電梯應急處置工作;對維保監管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制造、維修單位許可方式,鼓勵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開展典型事故技術分析,完善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提出更加嚴格的技術要求。
改革是最強大的發展動力。那么在深化改革方面,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領域將有哪些舉措呢?
對此,宋繼紅介紹說,近期,質檢總局將出臺《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并抓緊制定特種設備“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中央“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加快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一是優化安全監管體制。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能劃分為安全監察、技術檢查與行政執法,科學確定3種職能的具體內容,加快技術檢查機構的設置。
二是深化行政許可改革。在生產環節,將進一步加大行政許可改革力度,著力精簡合并許可項目,同時,依法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根據產品特點和風險,實施3種準入方式:即政府實施少量必要的許可、檢驗機構實施監督檢驗的產品市場準入和行業自律基礎上的政府采信。在使用環節,將分類改革使用登記制度,推進氣瓶、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從單臺設備登記向單位整體登記轉變;繼續實施使用環節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資格認定;將生產單位許可和檢驗檢測機構核準的鑒定評審明確為行政許可相關的技術性服務;對檢驗檢測人員依法實施資格管理,推動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資格向行業自律管理轉變。
三是推進檢驗工作改革。將科學劃分檢驗類別和實施方式,按照檢驗性質、領域分類推進檢驗改革。監督檢驗方面,將按照精簡效能、增減結合的原則,與行政許可改革措施相配套,改革現有的制造、安裝監檢制度,將設計文件鑒定、型式試驗、產品定型能效測試與原有的制造、安裝監檢統一納入監督檢驗范疇;調整監督檢驗收費政策,引入人工日成本核算。定期檢驗方面,將根據設備風險水平,調整定期檢驗項目、內容和周期。在推動相關法律法規修訂的基礎上,將實施核準加授權的檢驗機構準入方式,由企業在授權檢驗機構范圍內自主選擇,實現有限有序競爭,推動檢驗社會化進程。
當前,質檢總局正在大力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工作,特檢機構在整合方面將有哪些動作?
宋繼紅說,“十三五”期間,將按照國辦的8號文件和質檢總局的86號文件,積極推進檢驗機構整合改革。主要是按照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縱向整合、統籌規劃的原則,將質監系統原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分離為技術檢查機構和經營類檢驗檢測機構,并推進經營類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程,組建特檢集團,可考慮先在工商部門注冊再探索改造成非營利機構。由中國特檢院牽頭,聯合地方特檢機構,以資產為紐帶,組建成立中國特檢集團。鼓勵省或副省級城市特檢機構組建省或跨省的特檢集團。通過整合不斷提升特檢高技術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檢驗集團。